狗狗钟爱啃骨头,没肉也喜欢
众所周知,骨头是狗狗的心头爱,一根大棒骨能开心一整天,而啃骨头是以前留下的习性,就算没肉,对它还是有着很大的吸引力。
因此,啃骨头的习性由何而来呢?这就要从野外生活讲来了。在以前,它们祖先狼在野外捕食,由于食物短缺,动物们变得瘦骨如柴的,而骨头正恰恰是最后的脂肪储存器,来维持身体的运行,其中的骨髓成分一半以上为脂肪除此之外,骨头中还有一种叫做骨脂的油脂,是它把各类钙质连接在一起形成了骨骼。再加上骨头不易腐化,身体状态不佳,但想要进食获取脂肪,骨头就是很好的选择了。
有了啃食骨头的这个行为,它们的咬合力变得很强。骨头硬度高,需要利齿咬碎,大块的骨头渣子会卡住喉咙,它们就此进化出了强咬肌、利齿,但随着家养和人类训化没有了那种特化的利齿,不过颚部变得更加强壮,一只小狗的咬力差不多能有490牛顿/平方厘米,帮助它们能把骨头嚼碎来获取能量。
不过,骨头里含有的脂肪消化性可能没有那么好,即使很多骨头没有肉了,狗狗还是会很喜欢啃咬的,嚼碎的硬物可能会扎伤器官,所以在吃骨头时要注意以下几个点。
1、尽量选不易咬断的大骨。因其拥有强咬力,有能力把大骨头慢慢吃掉,还能帮助磨牙洁齿。
2、尽量选择喂食生骨。狗啃骨头是天生的欲望,煮熟后的骨头骨脂从里面渗出,经常会把骨头的脂肪融掉,降低其啃咬欲望,且更易碎,咬后轻易变小块儿,易滑伤肠道,甚至卡在喉部,存在危险。
3、有些骨头最好不要喂食,比如禽类的长骨,这类骨头为空心,在咬碎的时候极易出现尖锐的斜面,易扎伤口腔和食道,咽下去还会刺伤胃部。
当然,狗狗吃骨头还能补钙呢,但如果想通过这种方式补,还不够,其消化不易吸收。啃骨头是满足欲望又补充营养的行为,也需注意骨头的选择,避免给狗狗的健康带来威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