狗狗为什么会护食?
有些狗狗会养成护食的毛病。别看平日里它性情温顺,从不攻击人或者狗,但只要面前有食物,就立刻像换了个“狗”似的,马上会用低吼、大叫甚至扑咬等行为来警告或者攻击附近的人或狗,把他(它)们赶得远远的才罢休。要是有人企图拿走它的食物,哪怕是自己的主人,它也会毫不嘴软地咬上一口。
狗狗之所以会养成护食的坏习惯,首先是因为在幼年期(5个月之前),主人从未对它进行过相关的教育,没有教给它人类社会的规则。
这样,等进入青春期后(7~8个月),狗狗就按照身体里已经预先编好程序的丛林法则来行事了。前面说了,护食/资源守护是犬类的祖先狼遗传给它们的本能。因为在丛林里,宝贵的资源,尤其是食物资源是狼能够生存和繁殖的前提。因此,当有人,包括主人企图去动它的食物时,狗狗会本能地用身体护住食物,并低头发出“呜——”的低吼声,表示警告。通常,这种低吼因为声音太轻或者听上去没有什么危险性而被主人忽略,主人会继续“侵犯行为”。
被逼无奈的狗狗爆发出“汪”的一声怒吼,同时回头对“侵犯者”威胁性地做出空咬的动作。主人被吓了一大跳,赶紧收手,不再去碰它的食物。狗狗首战告捷!
经历了几次类似事件后,善于总结的狗狗发现:低吼是个无效动作,只有高声大叫和空咬才能使“侵犯者”收手。于是,很快它就果断地将低吼这个浪费精力的无效动作抛弃,直接用大叫和空咬表示警告。
如果主人无视狗狗的上述警告,继续去接近或者碰触它正在守护的食物,那么狗狗很有可能会用真咬来作为终极警告。绝大多数人在被狗狗真的咬了一口后都会本能地缩回手,这时狗狗就会认为只有真咬才能使“侵犯者”收手,于是以后再遇到有人企图动它的食物时,就会毫不客气地直接下口咬。一个用攻击行为来守护资源的坏习惯就这样形成了!